吹奏薩克斯風低音域小技巧

Steve_Stusek.jpg

Playing Low Notes

前言

薩克斯風演奏家們花很多時間在探索一般薩克斯風音域以上的音(超高音),在此專題上已經有許多優良的文獻探討與出版物。但是相較於超高音,我們比較少能找到如何把薩克斯風的低音域吹好的資訊。大家似乎對如何把低音吹好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聽過以下這些建議:「下巴往下移一些」、「用舌尖輕輕在竹片掠過」,甚至是「或許使用軟一點的竹片?」。這些建議或許是有些道理的,但在沒有深入了解薩克斯風的發聲原理之下,以上的建議可能無濟於事。此外,幾乎找不太到探討如何在小聲的音量下平穩地演奏低音域的資料。接下來所要提到的並不是如何演奏低音的方法,只是一些如何吹奏低音的小技巧。這些簡單明瞭的小技巧是專業的薩克斯風演奏家與學生們都認同且有效的。

薩克斯風

要能小聲地吹奏低音,你的樂器必須要保持在良好的狀態,不能有漏氣,且經由樂器技師調整好氣密度。漏氣會使吹奏薩克斯風低音域難上加難。當你確保樂器沒有漏氣的問題(我建議每隔一段時間使用檢查漏氣專用的燈管來檢查你的樂器,不要輕易相信維修技師所說的話,除非你對他非常信任)*,你還必須檢查G#鍵上的連動管,這是比較難用燈管檢查到的地方。調整G#鍵上的連動管是很重要的,因為當你吹奏任何低音—C#、B或Bb時,G#鍵也會受到影響。如果沒有把G#鍵上的調整螺絲(連動管上面部分、在F鍵上方)轉到適當的位置,即使按下右手全部的按鍵,G#鍵也會被微微地打開而造成明顯的漏氣。這整體會使吹奏低音變得更困難。檢查G#連動管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吹奏低音D,然後按住G#(左手小拇指)。如果薩克斯風的音色或阻力有改變的話,就有必要調整G#連動。使用螺絲起子將G#鍵上的調整螺絲以順時針轉四分之一圈,然後再用吹奏低音D並加上G#鍵來檢查。重複上述步驟直到當音色或阻力並不會因為在吹奏低音D時加上G#而改變為止。

竹片

竹片是一個能影響小聲吹奏低音的重要因素。很多人簡單地建議說使用軟一點的竹片能比較容易吹出小聲的低音(這個基本上是對的),但是使用較軟的竹片在高音域的音色與音質的表現上並不是特別理想。所謂的法式切割法竹片像是Vandoren、Glotin、Rico Royal、 Hemke等,能使我們在吹奏低音時比較自由,且能利用在竹片上的第二切割面使我們在吹奏高音域能保有一定的彈性。即使如此,我發現這些竹片在薩克斯風低音域的阻力還是很大。使用修竹片刀移除竹片上的第二切割面(通常需要移除相當大一部份)可以在不太影響其他音域的音色與音質狀況下,明顯地減少吹奏薩克斯風低音域的阻力。在開始使用尖銳的新修竹片刀削整你最好的竹片前,請先在一些較舊或較硬的竹片上做練習,直到你可以削整到你滿意的結果。請留意,移除竹片是相對較簡單的,要再復原回削整之前樣子的竹片是不可能的事!

送氣

在吹奏低音上,送氣自然是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畢竟薩克斯風是管樂器。大部分的人並沒有瞭解到,要使薩克斯風發出聲音其實包含了很多複雜的變因(尤其是因為無論我們如何送氣進薩克斯風,我們都能使樂器發出聲音)。如何製造出穩定的氣流是具有挑戰性的。這個部分有兩個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個是舌頭的位置。任何吹奏過薩克斯風超高音的人都可以作證,察覺和控制舌頭的位置是能吹出超高音的必要條件。這點其實在吹奏低音的時候並沒有差別。問題當然是在於如何正確地向薩克斯風演奏者們描述吹奏低音時舌頭擺放的位置。我們無法在吹奏的同時看到舌頭是如何動作的,除此之外,我懷疑對於舌頭位置感覺的描述其實因人而異,所以描述舌頭的位置是比較沒有幫助的。和描述舌頭位置比起來,我傾向提供以下的練習方法以助於舌頭和嘴形達到正確的位置。只使用吹嘴,吹奏出鋼琴上的A(如果無法做到,這表示或許還有其他嘴型或送氣的問題)。當你能穩定地用吹嘴吹出鋼琴上的A,請使用forte的音量吹奏,再慢慢地漸弱,但仍然保持音準A。當音量越來越弱,音準會自然偏高。為了使音準保持不變,你的口腔無可避免地會做出一些調整 — 請專注在是什麼「改變」了能讓你保持音準A。這個「感覺」就和你在吹奏小聲的低音時所需要感覺是一樣的。我的有些學生會形容這個感覺很像是舌根的部分呈現非常平的狀態,有些覺得是在嘴巴後面有被壓縮的感覺(我個人覺得這就像是嘴巴裡含了一顆非常大的雞蛋由此可知為什麼我建議忽略對於舌頭的描述!)。在做這個練習的時候,我們是以「視覺化」或把肌肉的感覺「烙印」在腦海裡的方式來使自己記住這個感覺。之後,把吹嘴裝回樂器上,以相同的方法練習吹奏低音,一開始以forte的音量吹奏,接下來漸弱到piano的音量繼續吹奏低音,並想辦法重新找到那個和你只用吹嘴吹小聲A並維持音準的感覺。慢慢地,舌頭位置和嘴型會變成「自發反應」。一開始無論如何都必須持續地做這個練習。

運舌/運音法

影響送氣氣流的第二個要素是運舌。因為在仿間已經有很多探討如何在低音的時候運舌的資訊,所以我接下來所要說的會和一般的練習相悖。要能吹奏出小聲的低音,你就不應該用舌頭。我再重複一次—不要使用你的舌頭。讓我們來思考一下。如果你發出「TAH / 他」的聲音(或其他你用來運舌的聲符或音節),這都會造成口腔中很大的變化。(無論是以下巴或舌頭本身,即使是很微小且精確的運舌)當我們的舌頭在動,在運舌的時候,我們怎麼能期待在這個狀況下,能有穩定的氣流呢?除此之外,當你發出「HAH / 哈」的聲音時,你可以感覺到舌頭的位置是固定不變的。因此,當我想要發出小聲的低音時,我幾乎都是用「breath attack」**來開始演奏這個低音。使用這個搭配上述所提及的舌頭位置,使我能夠發出清晰且穩定的低音。奇怪的是,請學生不要用舌頭來開始第一個音,是一件很難的事。(我們通常使用舌頭離開竹片開始發出第一個音,是一種用舌頭控制氣流、給予氣流支撐的感覺)然而,不使用舌頭來演奏低音,對於演奏出好的低音有很顯著的效果,我覺得這是值得花時間練習的。

『推動』(The “Boost”)

很多薩克斯風演奏者都成功使用了我接下來所要提到的這個技巧,我覺得這個技巧是一個能幫助我們在任何音量下都能把低音演奏得很清楚的重要工具。我們拿薩克斯風的經典傑作:Alfred Desenclos的Prelude, Cadence, et Finale 來當例子。當我們要演奏這首曲子的第一個音,也就是低音B時,首先我們的手指必須要按好低音B的指法。在只使用氣流(不使用舌頭開始)發出第一個音前(注意不要不小心就slap-tongue),把右手食指抬起來(F鍵),在送氣(只用氣流使竹片震動發出聲音的那個點)的瞬間,輕輕地把食指按回F鍵上,這個動作要和氣流精確地配合好。大部分的人會傾向過於用力地擊打按鍵,但其實這不是必要的動作。在任何情況下,太用力按、擊打按鍵,會使氣和指法的配合更加困難。這個技巧需要一點時間練習,但效果絕對是值得的!

譯者註:

*在美國要找到優秀的樂器維修技師相較於在台灣是相當困難的。
**Breath attack: 只使用氣流來發出第一個音。(不把舌頭先放在竹片上)

原文連結

撰文:Dr. Steven Stusek
翻譯:楊佳諭 Jia-Yu Yang

跟著薩克斯風教授一起熱嘴吧!

image3.jpeg

Saxophone Warmup with a University Professor

熱嘴對我來說是每天練習時最重要的一部分。好的熱嘴能為接下來練習所要用到的手臂、手指、臉部肌肉及呼吸系統做好準備,並讓我們更容易地達到理想的音色。我在當大學教授的期間,幾乎每天都照著以下的方式熱嘴,有時候加些變化。我相信接下來提到的一些概念和良好的熱嘴,能幫助我們發展出漂亮的音色和流暢的技巧。請記得,這只是在真正練習前的熱嘴,目標是讓我們放鬆身心並為接下來所要學習的曲子做好準備。我們要從小到大地為所有在演奏時會使用到的肌肉群做暖身。熱嘴練習要循序漸進,並涵括所有薩克斯風的演奏要素。這些要素包含呼吸、發聲、音準、揉音(vibrato)、聲音的同質性(平均度)、手指移動的效率(靈活度),以及音域的擴展。

我都是從吹長音開始。
配合著節拍器與調音器做接下來的練習。把節拍器設定至以四分音符為60的速度。我會用forte的音量從中音B開始吹,以半音階級進下行直到低音降B。每個音吹四拍,要確定每個音的音色都是漂亮且音準完美的。必要時在音和音之間可以換氣。吹到低音降B後,回到中音B開始吹半音階級進上行到超高音E,這是我目前音準與音色能吹到完美的最高音(關於此部分的練習,請參考「薩克斯風熱嘴」第三頁)。藉由這個練習,能確保我每天都有把薩克斯風上每個音的音準與音色做到完美。在這個階段,我們能夠輕鬆地糾正音準與音色的問題。當我們能很舒服地吹好這個長音練習,我建議可以在這個長音練習上加上揉音。我還會在每拍加上四、五或六種變化。

接著我開始加入指法的組合到熱嘴練習上。

在此我使用在北卡羅萊納州廣為人知的「All-State Pattern」。我用以下這個組合吹奏所有的大調音階(請參考「薩克斯風熱嘴」第四頁),兩個八度,從降B開始當音階的起始音,之後以半音階級進上行當每個音階的起始音。當你能跟著節拍器,以四分音符為60的速度,很輕鬆地吹奏這個練習時,請再加上第三個八度。請記得,速度並不是我們在這個練習中所要追求的目標。能以放鬆的身心把全音域音階從頭到尾吹奏出溫暖、漂亮的音色,才是我們在這裡所要達成的目標。請讓手指頭盡可能地黏在按鍵上,以減少因多餘的手指動作而造成的緊繃。

繼續使用相同的組合練習,接下來我會吹奏全音域大調音階三度。節拍器還是保持在以四分音符為60的速度。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還是一樣:漂亮且平均的音色、輕鬆且流暢的技巧。(請參考「薩克斯風熱嘴」第五頁)

漸漸地雙手開始放鬆與暖和起來,我會開始增加吹奏音階的速度。依然讓節拍器保持在以四分音符為60的速度,但我以兩倍快的速度吹奏(一拍演奏八個32分音符,也可以說是在節拍器以四分音符為120的速度上一拍演奏四個16分音符)。從低音降B開始,使用圓滑奏吹奏每個全音域大調音階兩次,保持每個音符平均。接著練習和聲小音階,也是從低音降B為音階起始音,之後以半音階級進上行當每個音階的起始音。

此刻,手指開始覺得能揮灑自如,接著把熱嘴的重心放在運舌上。我以前習慣用琶音與音階來做點舌練習,但我最近發現一首相似且更適合用來練習點舌的練習曲。就是蘭傑奴斯:⟪單簧管完全指導手冊⟫(Langenus: Complete Method for the Clarinet)的第二十二頁(請參考「薩克斯風熱嘴」第七頁)。以節拍器八分音符為120、130、140、150、160、170和180的速度來練習這頁。我通常用單吐演奏到速度150,從速度160開始之後用雙吐。建議從速度100開始,然後重複每次慢慢加一點速度上去。最後一個音可以試著高八度演奏!這個練習曲並沒有特定的速度目標,因為這個練習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出輕、快且自然的運舌。單簧管演奏家羅伯˙史賓相信這是最能發展出快速點舌的練習。

最後,我重複吹奏「All-State」音階組合,但這次只有上行一個八度,以圓滑奏吹奏每個音。我從速度140開始,然後吹到速度145、150、155、160、165、170。狀況好的時候能吹到速度175。

這一整個熱嘴大概會花我45分鐘到一個小時。大部分的時候,我的熱嘴會比這邊所提到的還要再多一些(通常我還會再加上小調音階三度、大調和小調音階琶音)。但我每天至少都會依照這個步驟熱嘴,即使當天有演出或音樂會,我還是會做這個熱嘴的練習。熱嘴完後我會用45分鐘到一小時來練習曲子。 

請注意,這個熱嘴練習並不是要當成練習音階的準則,這遠遠不夠呢!這個練習只是要為最重要的演奏要素打好基礎:培養出漂亮的音色、把音吹準、發展出流暢的技巧與快速的運舌。


薩克斯風熱嘴檔案下載
原文連結
撰文:Dr. Steven Stusek 
翻譯:楊佳諭 Jia-Yu Yang

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

nabb_nathan.jpg

Developing a Sound Concept


當我們談到音色時,通常會使用兩種不同方式來形容。使用比喻(深、亮、溫暖、冷、飽滿、薄等等)或用基本聲音的構成條件(音準、清楚、平均、連接性、同質的等等)來形容。無論是用哪一種形容法,都存在著不同的缺點。但這些形容詞給了我們很重要的概念:留心細節、適當的基本聲音構成條件、聽覺的想像等等。學生常常被要求要「找到」或「發展」出自己的聲音。老師給了大量的練習曲,請學生回琴房練習,接著學生就「撞牆」了。

為什麼呢?

 當然有很多原因會令學生很想撞牆,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初學的學生常常不知道要怎麼「聽」。對於音樂比較沒有明確的想法,無法分辨成熟的音樂與未發育完全的音樂的差別。這就顯現出我們所要講的重點:你的耳朵要比你的演奏能力好。因為如果你沒辦法正確地「聽」,那你就沒有辦法修正自己的演奏。

 我們參考了優秀的小號演奏家克拉克·泰瑞(Clark Terry)在這邊所提出的一些原則。他說在學習即興的時候,應該要「模仿、消化、創新」。對於發展出自己的聲音,我們把這個原則稍微改變一下,變成「四個I」:調查(Investigate)→模仿(Imitate)→融合(Integrate)→創新(Innovate)。以下我們將會解釋這些概念與發展出自己的聲音有什麼關係。

 

調查(Investigate)

事實上,我自己和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其實都曾經是那位我第一段所提到很想撞牆的學生。我大一時帶著雄心壯志與熱情進入伊利諾大學,非常幸運地能在黛博拉·瑞特邁耶(Debra Richtmeyer)教授門下學習。在薩克斯風界,黛博拉·瑞特邁耶教授真的是一位大師級老師,她的任何一位學生都可以證明這件事。雖然在她的帶領之下,我在很多部分都進步神速,但還是對一些地方感到困擾:我知道我的音色還不夠好。我和教授討論這件事,她鼓勵我多聽音樂,不要只聽薩克斯風音樂,還要多涉略其他樂器與有名音樂家的演奏。我採納了她的建議,花了好多個小時在圖書館聽了很多很棒的錄音。

 藉由這個「調查」,我變得越來越能分辨這些錄音的不同,在聽音樂時也開始對自己提出一些問題。我喜歡他們的音色嗎?他們的音色純嗎?圓潤嗎?是暗還是亮?我喜歡他們的揉音(vibrato)嗎?他們的揉音是靈活又有表現力的嗎?有多快?在這個風格的音樂下適合嗎?我喜歡他們的運舌(articulation)嗎?我能在音樂中聽見他們舌頭移動的聲音嗎?是很脆的嗎?是平順且一致的嗎?音樂家對於此音樂風格詮釋正確嗎?這個問題清單可以列好長一大串。最重要的是,當我們常常在聽音樂時問我們自己這些問題,這些問題也就成為了我們的「導聆」,也就慢慢地培養了我們對於音樂的洞察力,進而發展成有辨別力的耳朵。這個識別力能幫助我們建構屬於自己的審美觀,而這些問題也能應用在演奏上,引導我們在音樂上的成長和發展。

 

模仿(Imitate)

那要如何處理我們在「調查」過程中所得到的資訊呢?從「反向」開始!這個可能聽起來很不合邏輯,但這是我們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對我們最有幫助的事,其實就是決定某些人的演奏中有哪些部分是我不喜歡的?然後試著去模仿那些不喜歡的聲音。當你還不完全確定你想要什麼聲音的時候,你可以從「知道不想要什麼」下手。透過這個模仿不喜歡的聲音的過程,你可以排除那些不明智的演奏方式。經過這個排除法,聲音一定會慢慢地變更成熟。從長遠的好處來看,這也能轉變成一個教學方法,當我們能辨別並模仿出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聲音,你就能很有效率地幫學生解決問題。我每個星期在幫學生上課的時候也都會模仿學生們所吹出的聲音。

 

融合(Integrate)

奧斯汀·克隆(Austin Kleon)寫了一本書《點子都是偷來的:10個沒人告訴你的創意撇步》(Steal Like an Artist)。裡面對於如何成為一位有創造力的人提供了很多想法。他在書中列了一個重點建議清單,其中一個建議是「創意其實是一種減法」,我覺得這個建議特別適合用在這裡。(關於這本書的更多資訊,還有那份建議清單,請點這裡)當已經模仿且也決定好關於其他音樂家對於他們的樂器與音樂的詮釋你喜歡與不喜歡的部份後,就可以在自己的演奏上開始進行整合或「消化」。這並不是說你應該要以某個特定的人當作典範。事實上,我會強烈地反對這樣做。如果你只以某個特定的人當作榜樣,那你並不是在尋找自己的聲音,而只是在複製別人的聲音。就像任何東西的複製品一樣,品質可能會降低或「失真」。

 最好做到融合的方法就是先從基本練習開始。你知道的,就是那些你應該要多練習的,像是:長音、音階、不同的運舌組合、送氣、揉音練習等等,把練習的過程錄音起來。然後問問自己在「調查」階段時聽其他專業音樂家的演奏時會問的那些問題。當你能這麼仔細且有批判力地去聆聽自己的基本練習,你的練習過程將會立刻變得很有效率,也會有比較好的成果。這就是所謂的「有辨別力且有目的的練習」。我們也將能從肌肉知覺方面理解如何吹出好聲音:把這個「聲音」和特定的「感覺」連結在一起。

 在這個過程中,把自己的吹奏錄音下來是能成功的關鍵。我自己到現在還是會在練習時把自己的練習過程錄音起來。當你在一邊吹奏時很難真的能一邊聽到你自己的吹奏成果,並以客觀的角度來做出批判。約翰·凱吉(John Cage)特別把這點簡單地列在給Merce Cunningham dance studio的清單上:不要試著一邊創造一邊分析,他們是兩個不同的步驟。(Do not try to analyze and create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different processes.)

 

創新(Innovate)

有穩固的技巧和音樂才能後,我們就可以在演奏音樂時加上只屬於自己的特色,也就是「創新」。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建立起一個練習方式,把基本練習和音樂性合併在一起,在演奏時除了要有好的控制力,也要能強調出「表情」。一個我常給學生的練習是:請學生吹一個長音,然後請學生在這個長音加上一兩個表情記號。透過這個練習,我們可以調整點舌的質量、音量的大小、揉音的速度與幅度、呼吸的控制,以及如何把以上這些合併起來好好地控制。這一整個練習打破了很多學生對於練習技巧和音樂性的想法(很多學生總是把技巧和音樂性「分開」來練)。

以下舉例來說:

declamando.jpg
dolce, espressive.jpg


這兩張圖很常在基本練習教材中看到,但我們其實很少真正地練習這個「組合」。很多學生在吹長音時就只是吹長音,並沒有準確地把表情記號做出來。我認為能確切地做好這個練習,是比較進階的學習,也是找到自己聲音的第一步。最後,我們對聲音的概念與詮釋取決於我們如何把以上所有的步驟都整合起來。

原文連結
撰文:Dr. Nathan Nabb
SFASU Saxophone Studio Youtube Channel
翻譯:楊佳諭 Jia-Yu Yang

2018/6/13 Charles Young: Alto Saxophone Concerto (Taiwan Premiere)

Huge appreciation to conductor Yuwen Chen and FJUSO for giving me this opportunity to premiere Charles Rochester Young’s Alto saxophone concerto in Taiwan.
I was addicted to this piece since I heard my professor’s recording of it, and I made a wish that I hope I would be able to play this piece with a band in the future.
Thank you all so much again for making my dream come true:)

This was a very special performance for me. Before I studied abroad, I have played Jérôme Naulais’ Frissons with FJUSO on 2014 December. This time, 2018 June, after I got my master degree, I came back and played a concerto with FJUSO. It feels like I am back home.

Huge thanks to my family, my professor Dr. Stusek, my Apollo saxophone quartet, JMSI friends, UNCG Taiwanese Association, and my girlfriend Wendy.
I could not stand on stage without your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I will keep practicing and playing saxophone, and hope I will be able to share more great music with you:)


真的非常感謝
陳宇文老師和輔大管弦樂社管樂團的學弟妹們
願意給我這個機會在台灣首演 Charles Rochester Young 寫給中音薩克斯風的協奏曲

出國前聽到我教授吹這首的錄音
就被這首曲子深深地吸引
當時就期待著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和樂團一起演出
再次謝謝宇文老師和輔大管的學弟妹們幫我實現這個願望:)

這次的演出對我來說意義非凡
2014年12月在我出國前和輔大管合了第一次的協奏曲
2018年6月在我念完碩士回國後又回到輔大管合協奏曲
有種“回娘家”的感覺:)

感謝在準備過程中一直支持我的
家人
教授 Dr. Steven Stusek
阿波羅四重奏的大家
“劃破寧靜”的夥伴們
在美國共患難的好友們
當然還有我的女朋友Wendy
謝謝妳給我勇氣,鼓勵我去完成連我自己都沒有想到能完成的事

我會繼續加油精進,希望能帶給大家更好的音樂。